EN 教师服务大厅 学生服务大厅 旧版官网
Cooperation & Exchange

典型案例

教师企业实践工作站服务企业出实招,为企业攻克技术难关

日期:2024年11月22日 14:03
浏览量:

一、实施背景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精神,按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工作部署,根据《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的通知》要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挥企业在职教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建设一支新时代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

充分利用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基地自身优势与职业院校教师智力资源,支持企业、学校围绕产业关键技术、核心工艺和共性问题开展协同创新,探索与职业院校资源共享、利益共赢的机制,加快推动基础研究成果向产业技术转化。推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推进学校和企业共同发展,使学校办学和企业发展实现双赢。

2020年12月,在山东省机械行业职业培训教育集团2020年年会上,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系与济南金力液压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共建教师企业实践工作站,通过工作站帮助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深化校企合作、推动学生实训等工作。

图1 校企合作签约仪式

二、主要做法。

(一)主动协调,拓展助企服务新深度

智能制造系在企业调研过程中,开展“下沉跟踪式”服务,商讨帮扶企业攻坚克难问题,建立“教师企业工作站+下沉跟踪”式服务机制,并成立专业技术团队,一对一精准对接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技术难题。

4月2日,一封来自济南金力液压有限公司的感谢信送到了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济南金力液压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登金在信中高度评价了智能制造系老师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对学院积极对接企业,帮助公司攻克技术难题表达了衷心的感谢。

图2 济南金力液压有限公司感谢信

济阳作为“中国液压升降平台之乡”,液压产品占全国销售总量60%以上,而液压企业在技术升级中的难题亟待解决。为推动技术改造升级,实施机器人焊接自动化技术,济南金力液压有限公司花费一百余万元购置机器人自动焊接设备,但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现零件加工工艺及自动化实施出现技术问题,导致焊接精度达不到技术要求。一年以来,企业尝试了各种办法,就是找不到问题的根源和解决办法,眼看着设备摆在那里无法开工,急坏了企业负责人。

智能制造系的技术团队在企业调研中,了解企业诉求,主动倾听企业呼声,回应企业关切。3月份,系部主动协相关专业技术教师,帮助济南金力液压有限公司解决机器人焊接自动化技术升级问题,而李传波、王希宝、刘燕三位老师是企业工作站的首批成员。他们三人亲自深入企业一线,在车间内迅速对设备开展检测,研究,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技能优势,很快找到了问题的根源:装夹工艺和夹具定位与焊接参数不匹配,导致设备在自动化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焊接精准度达不到要求的问题。为了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三人多次往返学院和企业,3月31日,经过连续5个小时的测试与调试,终于攻克了技术难关,解决了技术难题,为企业解决燃眉之急,企业生产恢复正常,提高企业的 经济效益。

图3 为企业解决焊接技术难关

(二)发挥专业优势,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智能制造系建立的企业教师工作站的成员持续跟踪企业的后续服务,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技术难题。

今年7月份,济阳区行政审批局与山东安大重工集团企业负责人来智能制造系高端制造中心参观调研,得知山东安大集团在产品的生产中遇到技术问题。济阳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工信局、科技局以及学院科研处、智能制造系组成牵头部门。8月11日智能制造系的专业技术团队成员奔赴济阳液压研发基地。技术团队先后走进山东安大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和金力液压有限公司,与一线技术工人深入沟通,现场把脉,提供问诊式服务。“你们的问题越具体、越详细,我们的技术服务越精准”,这是整个技术团队一致的想法。当天技术团队就自动焊接技术及曲臂车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个人的见解及初步的优化方案。这是3月份以来助力液压企业的深化和延续。

图4 赴山东安大集团进行技术指导

“我们希望持续推动校企对接,并探讨为企业提供长效的技术服务模式,实打实为企业办实事、办好事,不断激发企业发展活力。”济阳区信息化工业局的主要负责同志表示。

三、成果成效

(一)校企深度融合,提高我院教师实践水平,提升教学质量

教师企业实践工作站的成员是由系部精挑细选推荐产生,是由一体化教师组成。他们不仅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还具备技术过硬的专业技能,成员曾多次参加国塞、省赛等技能大赛,获得山东技术能手、山东省首席技师等多项荣誉。教师为企业解决技术难关,进一步提升专业教师的技能水平,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更好的服务教学。

(二)通过校企合作,提高我院教师教科研水平

企业教师工作站的成员积极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不仅给企业攻克技术难关,在校企合作科研成果方面也有一定的收获与提升。

在2020年至2021年间,智能制造系企业工作站的成员与企业合作期间获得科研成果如下:

1.2020年7月,工作站成员与企业共同研发并申报的《卡车轮胎自动充气系统》、《卡车空气过滤器的开发与设计》分别获得山东省机械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三等奖。

2.2021年8月,校企合作项目:《卡车空气过滤器的开发与设计》获得第十六届济南市优秀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三等奖。

3.2021年8月,团队成员参与济南金立液压机械有限公司共同制定并联合申报的《导轨式液压升降平台》(标准类),获得山东省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4.2021年12月,智能制造系与济南金力液压有限公司签订了技术开发合同:《液压升降平台侧导向轮组件等零件的设计及加工》,该项课题中所有零部件的设计与加工,将有实习老师与学生共同完成,实习教学模式将由消耗性实习转为生产性实习,实现学校、学生、企业双赢的模式。

四、经验总结

智能制造系作为山东省机械行业职业培训教育集团的分支机构,在做好服务的文章上下功夫,发挥好职教集团“人才驿站”的作用,精准对接国家、省重大战略、重大项目,积极推进优质师资力量进企业,为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获得点赞。

下一步,智能制造系将结合系部教师的专业特长和团队优势,积极引导教师深入周边社区、企业,为其解决自身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和发展瓶颈等各类困难,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持续推动机械行业职业培训教育集团建设,深化校企合作,把教师企业实践锻炼工作做实,引导优质师资力量发挥专业技术优势服务企业,服务社会。

©版权所有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 鲁ICP备05018601号
  • 长清
    校区

    长清大学科技园区海棠路800号

    邮编:250354

  • 槐荫
    校区

    济南市经十路23266号

    槐荫管委会:0531-87196309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